崔根良出生在江苏吴江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对贫困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从小在他的心里种下了奋斗脱贫、让更多人脱贫的梦想。近30年来,崔根良依靠自主创新,把亨通集团从一个倒闭的乡办厂,发展成为中国光通信龙头企业。在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他一直心怀感恩,从身边做起,从当地做起,从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做起,把乐善好施、扶贫帮困当做一项终生事业去追求。
崔根良捐赠500万元,用于吴江各慈善公益项目开展
不忘初心根植家乡善播大地
多年来,崔根良时刻不忘感恩家乡、回报社会,积极在江苏大地慈善领域深耕细作,累计向家乡捐赠近8000万元。其中向省内各级慈善公益机构捐赠2200多万元,用于扶贫济困、法律援助、文化传承等相关项目。
从小对家庭困难有切身感受的崔根良,深知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创业之初,他就把几十个残疾人安置到厂里,他坚持了近30年,先后安排近3000名残疾人到企业工作。他对残疾人一视同仁、同工同酬,并鼓励他们自强不息,使他们从家庭包袱变成了对社会有用之人。
此外,崔根良先后通过江苏省文明办、省美德基金会,设立“江苏亨通美德专项基金”,拿出650万元专项用于江苏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嘉奖,及有重大影响道德项目的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和浩然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
与此同时,他又拿出400万元,设立“吴江亨通美德基金”,支持吴江好人评选、文化演出进社区、创办市民书房,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文化惠民活动。仅“萤火虫图书捐赠计划”一项,就使全区35所小学614名贫困生从中受益,让阅读助力个人成长升华。
精准扶贫共享全面小康成果
2014年至今,崔根良通过中国光彩促进会、全国工商联,积极参与国家重点贫困地区——甘肃庆阳、云南德宏、四川凉山、贵州晴隆的产业扶贫,定向帮扶当地村民发展特色养殖业及中草药种植业。2016年起,还与贵州晴隆县光照镇者布村结对,开展为期五年的“万企帮万村”结对扶贫,扶持村民发展特色食用菌项目,力争帮扶2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用五年时间脱贫摘帽。
云南树桔村红军渡位于全国重点贫困地区昆明市东川区,群众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崔根良得知这一情况后,迅即派亨通慈善基金会负责人专程调研,当考察发现当地有不少红色文化资源后,崔根良提议帮助当地新建渡江纪念馆,慷慨解囊1000万元,培育红色旅游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当地贫致富,惠及困难村民2000多人。
崔根良捐赠1000万元(第一期),助力“江苏民营企业精准扶贫基金”
扶贫重在扶智扶志,吴江虽是江南富庶的地区,但也存在贫困家庭孩子读不起书、被富裕的现象。崔根良立志教育扶贫先从当地做起、身边做起。2009年起,他启动了“就学就业携手计划”,先后为近200名贫困学子提供教育帮扶,保障他们上得起学、就得了业,让他们的家庭从此摆脱贫困。
2012年,崔根良从苏州、吴江到对口扶贫地区的领导口中了解到,边疆地区、贫困山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崔根良想起自己因家贫而中断初中学业的事,毅然决然投身教育扶贫,先后向江苏苏州、吴江对口扶贫的重点地区,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贵州铜仁、西藏桑日县,援建希望小学、设立中小学生助学基金、添置幼儿教学设施用品等。
此外,2015年,崔根良通过中国光彩促进会,了解到国家重点贫困县江西广昌县教育设施差,于是他义不容辞地对该县5所乡村小学进行教育扶贫,先后投入450万元翻新扩建校舍及教学配套设施,让孩子在良好环境中学习成才。
扶老济困,共筑和谐家园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有一次,崔根良到江西出差时发现,革命老区一些国家贫困县敬老院年久失修、生活设施极差。于是,他连夜组织人员到赣南老区深入调研,制定详细扶贫方案。当年,亨通出资的“鹤轩安耆”江西革命老区敬老院改造工程启动。4年时间,扶贫投入近2000万元,受益老人5000多人。
重庆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失学现象严重。当崔根良了解到中央统战部开展留守失学儿童帮扶行动后,他率先报名参与。帮重庆酉阳、巫溪、黔江等农村地区3000多名留守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重进课堂,为当地农民工父母和老人解除后顾之忧。
崔根良捐赠500万元,用于重庆“光彩爱心家园——乐和之家”项目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全部通讯中断,崔根良旗下的成都公司,第一个把抢险光缆送到灾区,是第一批到场的通信救灾物资,还带领旗下企业及员工向灾区捐赠款物1200多万元。2010年,崔根良为青海玉树地震捐赠220万元;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捐赠款物844万元;2016年,盐城阜宁龙卷风灾害,崔根良带头个人捐款,员工捐赠总额近百万元,用于灾后东崔村安置小区重建。
作为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慈善联合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多年来,崔根良先后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时代楷模、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中华慈善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