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亨通成立20多年来,始终将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力。新时代,要瞄准新目标,焕发新风貌,奋力实现新飞跃。”日前,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崔根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崔根良表示,未来5年,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国际化,把亨通打造成为光通信领域的全球知名企业,走在全球行业前列,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亨通力量。
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通信企业要创新,就是要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搞原创性的研发。”崔根良说,信息通信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亨通自主研发光纤预制棒,打破了长期国际垄断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我经常跟大家讲,创新没有失败可言、没有对错之分,在黑暗中创新探索,必然要交学费。我们的研发团队硬是凭着一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不屈意志和韧性,历经12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攻克了这项世界难题,为中国在世界光通信领域赢得了话语权。”崔根良说。
中国因为有了自主研制的光纤,把国内互联网、光纤网络等信息通信设施的建设成本降低了70%以上,宽带接入速度提高了50倍,使宽带中国、大数据、云计算时代提前到来,更为国家网络安全的保障作出了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当今是一个颠覆性创新的时代。通信领域正处于量子通信、激光通信技术大变革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也要保持对未知领域创新的敬畏和研究,矢志不渝地推进创新变革,迎接通信行业的崭新时代。”崔根良说。
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亨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相继承担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技项目262项,标准制定和专利数居国内同行首位。
瞄准产业尖端前沿,亨通还大力布局量子通信、光纤感知及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与网络安全、智慧社区、新能源、海洋观测网等新兴产业、新兴领域,在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中创造多项“世界之最”并成为“国家工业强基工程”企业。
迈向高端,打造中国质量世界品牌
“质量第一”是我国一以贯之的质量发展理念,也是经济新常态下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要求。十九大报告在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明确“质量第一”和“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
中国的质量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制造2025》指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创新是灵魂,质量是生命。所谓质量,就是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把一件产品做精做专,做到极致。唯有如此,中国制造才能打出世界品牌。”崔根良说。
近年来,亨通以“三化促一化、一化带三化”(“一化”即国际化,“三化”即工厂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制造精益化)的创建思路,投入数亿元,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集成融合,提高产能倍增效应,提高制造环节精准控制,提高软硬件系统的稳定性,打造制造品质保障体系,顺应定制生产、柔性制造发展趋势。
崔根良表示,“三化企业”的建设目标是要在三年内实现现有厂区产能翻番,实现“能用机器人的不用工人,能用机械手的不用人手”,同时尽量减少人为误差,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从源头上实现制造质量的精准控制。目前,亨通已有7个车间上榜“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走在了行业前列。亨通还借鉴吸收日本、德国精益化管理技术为我所用,打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素质、职业化“灰领”团队。崔根良强调,这些年来,亨通能在国际市场与行业巨头同台比武,靠的不仅是核心技术“杀手锏”,靠的更是高质量的品牌信誉。
近年来,亨通先后获得“苏州市市长质量奖”“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江苏省质量管理优秀奖”“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奖(一等奖)”“全球卓越绩效奖(世界级)”等众多殊荣,成功入围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提名,并荣膺“亚洲质量创新优秀项目一等奖”“中国质量标杆示范企业”,成功入选“国家进出口质量示范安全企业”。
质量品牌是企业的百年大计,也是企业的生命线。“亨通将继续遵循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论述及‘三个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总要求,从我做起,从零做起,为质量立国,品质取胜,承担起企业和行业应尽的责任。”崔根良说。
定位全球,争做行业领跑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崔根良认为,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就必须全球化。作为中国的企业,就必须定位全球发展,只有融入全球市场,才能锻造出国际化产业。
国际化,是打造百年亨通的必由之路。亨通的国际化起步于2000年,当时,亨通提出国际化“三部曲”:先做市场国际化、再到资本国际化、品牌国际化。实践证明,亨通走出去的路子走对了,但国际化进程充满着艰辛与坎坷。
“我们遭遇过国外同行的打压、国家之间贸易壁垒的障碍,甚至国外的制裁,我们每天都要跟不同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及不同种族的人打交道,还要冒着登革热、疟疾等传染病威胁以及政局动荡、战乱等生命危险。我们80%以上的海外人员,都是在这种环境下艰苦工作。”崔根良说。
2015年,俄罗斯国内缺乏超高压海底电缆,面向国际招标,亨通承接他们2亿多美元的海洋智能电网工程。从产品研发到制造交付再到现场施工,比合同整整提前两个月,一次性验收成功,普京总统亲自出席电网开通仪式。俄罗斯国家能源部对亨通的产品质量、工程服务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授予“俄罗斯材料领域突出贡献奖”,还给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来表彰函,通过江苏省发改委转达到亨通。消息传到亨通,公司广大干部职工深受鼓舞,十分感慨:中国制造,只有以品质取胜,才能获得世界的尊重!
“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亨通定位全球发展,加快产业国际化布局,至今已在欧洲、南美、南非、东南亚等地设立7个产业基地,业务已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亨通自主研发生产的光纤每天可绕地球三圈半,中国光纤网络中,每4公里就有1公里是亨通的光纤,在全球市场占有15%以上的份额,跻身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
弘扬企业家精神,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只有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才能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实业强则中国强!只有强大的实体经济才能带动服务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经历脱实向虚后,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纷纷提出“制造业回归”。因此,我们国家要从中汲取他们的经验,不能重蹈“制造业空心化”的老路。崔根良表示,面对房地产热、金融资本投资热等脱实向虚的各种诱惑,亨通依然坚守着实业这个立身之本。
对制造业而言,坚守不是守旧,而要在坚守中不断创新。对实体经济而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崔根良认为,当今是个创新颠覆的时代,变化的周期已经缩短到了分秒之间。做企业,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今天就会落后,明天就被淘汰。亨通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构建形成战略、人才、技术、机制、资本“五位一体”创新生态体系,在光纤通信、智能电网、超高压电力传输、海洋装备工程等领域不断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国内领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光纤通信、电力传输两大完整产业链。
在20多年的发展中,亨通始终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时刻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现已发展成为服务于光纤光网、电力电网、大数据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国家创新型企业,拥有全资及控股公司70余家、上市公司3家,是中国光纤光网、电力电网领域规模最大的系统集成商与网络服务商,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企100强。
在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实现产业报国的同时,崔根良始终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的第一责任。亨通成立江苏省首家民企发起、国家民政部主管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亨通慈善基金会,专注于扶贫、济弱、助残、敬老、赈灾等公益慈善活动,迄今累计捐助超5.2亿元,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中国光彩事业20周年突出贡献奖、中国社会责任500强企业等荣誉。
党建聚力,激活“红色引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新部署。
亨通集团党委响亮地提出,党建也是生产力。20多年来,亨通党建与企业同步成长,首创党建与经营双轮驱动模式,率先成立当地民企党委、民企纪监委、民企党校,坚持“一把手抓党建”,推进党建五大融入法(融入生产经营、融入人才培养、融入企业文化、融入和谐共建、融入社会责任),打造雁阵式党建先锋梯队,实施党员与职工心连心结对工程,推进党建对外统筹共建,党组织在企业发挥了主心骨作用,弘扬了比作为比贡献的拼搏精神,优化了企业营商环境。
亨通的“融入式党建”印证了“党建就是生产力”,推动亨通快速发展,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亨通相继荣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非公企业党建带共建示范企业、江苏省委组织部大型民企双重管理党组织。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亨通集团把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迅速在全集团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接下来,亨通集团党委还将开展“四创四新”活动,即创造党建特色,赞发展新时代;创新发展动力,创企业新佳绩;创优企业文化,展员工新风采;创聚改革动能,显时代新作为。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把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做。
“全集团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激发出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当前创新发展的动力,转化为‘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成就国际优秀企业’的实际成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面加速全球产业布局,未来五年力争销售收入再翻一番。”崔根良表示。
展望未来,亨通将持续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力推进“四大转型”(生产研发型企业向创新创造型企业转型、产品供应商向全价值链集成服务商转型、制造型企业向平台服务型企业转型、本土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面向全球加大投资并购力度,推进产业链向高端跃升,扩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全球化运营和产业布局,到“十三五”末,把亨通打造成千亿级、高科技国际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