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站在发展新关口的江苏,面临着爬坡过坎、破茧成蝶的重大考验,迫切需要把“创新之火”燃得更旺。
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鲜明提出“聚力创新”,吹响了江苏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号角。坚持用创新开路,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盘活用好厚实的创新“家底”,着力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力争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赢得优势。参加全国两会的江苏代表委员们亲历创新大潮,有许多真切感受要表达。
【实践样本】
坚持不懈创新,赢得世界同行尊重
全国人大代表、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
全国人大代表、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带着收获的喜悦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近日,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创新能力五十强企业名单发布,亨通集团荣登榜单。时间相隔不久,亨通智能化设备研发项目组以绝对的实力,被团省委、省科技厅联合命名为全省首批青年创新工作室。
“当今是个创新颠覆的时代,变化的周期已经缩短到了分秒之间。我总感到做企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创业30多年,崔根良最大的体会是,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全面创新。“今天不创新,明天就落后,后天就要被淘汰。企业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创新永无止境。”
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抓住时机,未雨绸缪。秉持这一理念,亨通紧紧扭住创新,坚持不懈加大投入。亨通自主研发光纤预制棒,历经4年多,屡败屡战,花费4个多亿,终于研制成功世界最大尺寸光纤预制棒,结束了国外垄断的历史,成为中国唯一拥有这项世界级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企业。
“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唯有以全方位创新才能应对外部的变化发展。”崔根良说。多年来,除了技术与人才的创新外,亨通在管理、运营机制、商业模式等方面也不断创新,大力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他们创新的视野还延展到企业之外,与清华、北邮、中科大合作布局量子通信产业,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展海洋观测网的技术和产业化研究。
现在,亨通已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相继承担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技项目262项,标准制订和专利数位均居国内同行首位,代表着国际前沿的一大批自主核心技术,为企业升级转型、提质增效提供了不竭动力。亨通的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跃升,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持续进位,行业领军地位进一步巩固,也赢得了世界同行的尊重。
崔根良的雄心是,到“十三五”末,把亨通打造成为营收超千亿元的高科技国际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