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炜 杨华)昨天上午,第13届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在吴江宾馆开幕。本次年会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协、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的指导下,在苏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电子学会、吴江区人民政府、亨通集团共同举办,年会以“大数据+”为主题,广泛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生物医学大数据、天空地海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开展学术交流、技术研讨、成果转化、展览展示等系列活动,旨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指示精神。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江苏省副省长王江,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在会上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本次大会主席张军,中国电子学会监事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候任主席、南开大学教授龚克,两院院士杨元喜、梅宏、费爱国、郑志明、戴琼海、王沙飞,苏州市副市长聂飚,吴江区委书记沈国芳,吴江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星,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等出席开幕式。
李亚平在致欢迎辞中说,目前,苏州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超过1700家,拥有亨通集团、通鼎集团、永鼎集团、中利科技、南大光电等境内上市企业36家,形成了集成电路、光通信材料、新型平板显示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产品。
李亚平表示,此次中国电子学会将技术年会放在苏州吴江举办,并与苏州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必将有力推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发展。希望各位嘉宾在共享科技盛会、共话美好未来的同时,能对苏州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诚挚邀请大家在参会之余在苏州多走走、多看看,更好感受苏州的魅力与发展的活力。
王江在致辞中对江苏省先导性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阐述和说明,他表示,将认真借鉴和吸收本届年会的成果,突出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在巩固产业规模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促进产业发展高端化、品牌化的同时,着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着力推广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省信息化发展水平,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电子学会与苏州市人民政府、亨通集团等在会上进行战略合作签约。会上还举行2017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和第五届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的颁奖和表彰仪式。亨通光电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届大会由1个主论坛和10个专题论坛组成,从学术交流、应用研讨、成果分享等方面对电子信息产业现状与趋势进行全景扫描。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作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明引领发布《中国电子学会会士观点(2018)》,百度副总裁王海峰、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等企业大咖作大数据相关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主持开展一场大数据高峰对话。
22日的论坛则着眼于关注电子信息领域热点,以专家视角解析多个议题,包括天空地海一体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生物医学大数据、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材料、器件与绿色应用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