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通商城
LNG / 区域
Global Australia
亨通集团登上《求是》杂志 创新与民企党建工作获点赞
2021-06-29 字号: A A A 8387

616日,第12期《求是》杂志精彩发刊,刊载关于苏州的重磅文章,揭示了高水平全面小康苏州画卷背后的发展密码。值得骄傲的是,这篇7000多字的长文,两次提及亨通集团,亨通创新发展和党建创新实践,受到重点关注,收获点赞

 

http://118.178.232.177/upload/images/2021/06/29/548983c0dead4733987b472a468639bc.jpg


苏州,是邓小平同志小康之家构想印证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江苏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江苏工作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对苏州发展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特别是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为苏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苏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高水平全面性两个关键,为全面小康树样板,为现代化探路子,绘出小康中国更加美好的苏州画卷。这座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城市,以其先行探索和成功实践,生动回答了什么是全面小康、怎样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时代之问。

 

恰逢建党百年,感受姑苏大地的富庶幸福,我们可以自信自豪地书写记录:全面小康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人们当初的期盼。

 

小康之家构想印证地的时代蝶变

 

小康社会的美好憧憬,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过上安定富足生活的朴素梦想。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以小康之家来概括20世纪末中国式的现代化。他所设想的小康之家,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50美元提高到20世纪末的800美元。对这个目标,邓小平同志多次表示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38年前的江南早春,苏州南园宾馆,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江苏省委和苏州地方负责同志时问:2000年,江苏能不能实现翻两番”“苏州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可能?

 

那时的江苏,自1977年至1982年的6年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已翻了一番。以这样的增长速度,全省用不了20年时间,就可以实现翻两番。以苏州而言,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江苏前列,大约用15年能实现翻两番。基于此,他们告诉邓小平同志:像苏州这样的地方,我们准备提前5年实现中央提出的奋斗目标!听到这样的回答,邓小平同志高兴地笑了起来。

 

38年弹指一挥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书写在中华民族史、世界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在江苏这片土地上展现出强富美高的现实模样。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说。在鱼米之乡苏州,小康社会的美丽图景重墨泼彩。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转工,到借助浦东开发开放实现内转外,再到新时代围绕高质量发展推进量转质,蹄疾步稳的小康之路,在苏州愈加清晰地呈现出来。从1988年提前完成翻两番任务,到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再到2020年经济总量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以0.09%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2%的经济总量、2.4%的税收和6.9%的进出口总额,苏州努力交出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答卷。

 

今昔对比,这里翻天覆地、沧桑巨变。1983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只有52.5亿元,2020年达到20170.4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1985年的918元增长到2020年的7.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从1983年的453元增长到2020年的3.76万元。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吸引了156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400多个项目,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400多亿美元。

 

小康苏州,令人向往。过去10年,苏州常住人口增加了229万,加上流动人口数,城市总人口达到1700万。超过2万外籍人士在此工作生活,高层次人才超30万人。

 

苏州要扎扎实实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和水平,确保成果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表示。

 

从当年邓小平同志眼中的到处喜气洋洋,到如今城乡居民眼中的处处繁花似锦,苏州大地散发着新天堂的迷人魅力。

 

硬核苏州奔涌创新活力

 

苏州,这座曾经的江南水乡古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蝶变为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名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名城。这里拥有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两大破万亿的产业集群、16万家工业企业、157家境内A股上市公司。硬核苏州尽显古老与现代的精彩碰撞、婉约与奔放的兼容并蓄,迸发出强劲的创新活力。


上世纪90年代初,吴江太湖边的一个贫瘠村落,退伍通信老兵崔根良大胆接手濒临倒闭的乡村农机厂,转产通信电缆。20多年后,这家乡镇企业变身为全球光纤通信领域排名前三的亨通集团。

 

走进亨通集团产品展示区,一根直径200毫米、长度6米的光纤预制棒引人注目。这根自主研发的光纤预制棒可连续拉丝6天,拉丝长度达1.5万公里。被誉为光通信皇冠上的明珠的光棒技术,长期以来被外国企业垄断。十几年前,投资6亿多元,200多名研发人员,1500多个日夜奋战,亨通光棒研发一举成功,从此扭转了国内光棒供应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今天不创新,明天就落后,后天就淘汰。凭着这股敢为天下先,敢拼才会赢的精神,亨通、沙钢、恒力、盛虹……一批批创业创新群体,构建起苏州全新的现代经济版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开启了创新驱动的红利期。目前,苏州的科创板企业达30家,高新技术企业近万家,科技综合实力连续12年居全省首位。苏州工业园区连续五年获评全国经开区综合考核第一。

 

制造业是大国重器,做大做强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是苏州始终不渝的坚持。苏州工业企业目前涵盖35个工业大类、167个工业中类、491个工业小类,具有国内一流的垂直整合能力,连续8年跻身国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万亿元俱乐部3家本土企业入围世界500强。

 

科技强则国家强,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是苏州一以贯之的追求。自2007年起,苏州与有世界生命科学的圣地与分子生物学的摇篮之誉的冷泉港实验室开展合作,先后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亚洲会议中心、亚洲DNA学习中心,以此吸引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医药前沿企业和众多顶级人才。目前,苏州拥有近3000家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2100亿元。而在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不远处的姑苏实验室里,一个围绕材料科学的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创新平台正在形成,29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项目正有序开展,为苏州未来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

 

浸润着创新土壤的苏州,新产业新业态茁壮成长,数字经济加速崛起,一片片郁郁葱葱的产业森林蓬勃生长,为这座产业名城锻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绣出共富的现代姑苏繁华图

 

一卷《姑苏繁华图》,描绘了苏州历史上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也寄托着人们对富足生活的遐想。今天的苏州,从平江路到观前街,从金鸡湖畔到木渎古镇,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映衬出现代苏州人的小康表情。

 

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今天的平江历史街区,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独特风貌。在老宅改建而成的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里,顾客可以看书品咖啡,欣赏琳琅满目的杂货物品,更可以写一张明信片寄给未来的自己,精细、雅致的苏式生活令人流连忘返。

 

街巷深处,更能体味苏州对百姓急难愁盼的关切。家住大观名园的许阿爹对亲历的生死瞬间记忆犹新:那天我一个人在家突然胸闷、心慌,紧急之下按了平安通,话务中心马上联系了我儿子。我儿子及时赶到,送我去医院!

 

关键时刻救了他一命的平安通,是姑苏区打造的全国首个虚拟养老院的居家安全应急智能服务之一。2007年起,姑苏区开始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发展社区枢纽型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不断深化嵌入式养老服务内涵,尽力满足老年人原居安老的美好愿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被誉为姑苏城外世外桃源的树山村,三山四坞五条浜的秀美风景令人向往。近年来,树山将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大力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区。2020年,树山全年接待游客9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6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4.5万元。山水风景美,产业钱景美,树山村民都乐开了花。

 

初夏时节,越溪街道旺山村,江苏最美乡村的风采引人入胜。数年前,这里由于三面环山、交通不便,还是有名的穷山沟。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不但是国家5A级景区,还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每年有30多万人次来打卡。旺山,是名副其实的山了!说起家乡的变化,旺山村党委书记张晓刚嘴角堆起笑意,眼里满是光彩。

 

城里有的,乡村一定有;乡村有的,城里不一定有。”“起来的苏州乡村越来越多,富起来的村民过上了让城里人羡慕的生活。目前,全市农村基本实现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村村有物业、年年有分红,持股农户占总数的96%2019年,苏州农村集体总资产达3413亿元,村均可支配收入达936万元。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7

 

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更要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苏州坚持每年梳理一批就业、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实事,持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大力引进优质教育、医疗、养老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目前,苏州人均预期寿命达83.82岁。

 

在苏州,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成果可享、可感,小康社会的幸福气息充盈在街巷深处、山里人家,舒展在人民群众的眼角眉梢。

 

尽展东方水城的颜值神韵

 

烟波浩渺的太湖,是镶嵌在江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沿湖居民靠湖吃湖,拥有近280公里太湖岸线的苏州人,感受着芦苇青,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的丰沛馈赠。

 

曾几何时,过度捕捞养殖导致太湖水质污染、湖面萎缩。乡镇企业大潮成就了太湖岸边缝纫机名镇羊毛衫名镇等特色产业小镇,但遍地开花的小化工与印染企业,也让太湖的环境背负不能承受之重

 

没有太湖水的滋养,就没有这座城市的未来!2008年,总投资39.8亿元的吴江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启动实施,至2012年竣工之时,还湖8.6万亩水面,东太湖再现碧波美景。在此基础上推进的二期工程,通过堤线调整、生态清淤、出入湖河道整治、水环境提升四大工程,筑牢净水根基,常年保持一类空气、二类水的生态环境。如今,最珍贵的太湖岸线已全部建成公共亲水生态旅游空间,成为苏州人气最旺的城市生态大客厅。沿湖而建的东太湖生态园,绿树成荫,一碧百里,浮光耀金。

 

水是苏州的灵魂,更是这座东方水城的命脉。2015年以来,苏州投资70亿元,在全域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为全市4792个村庄、近30万农户生活污水接管202010月,苏州接棒上一治理周期推出的新三年行动计划,将城乡污水治理工作系统化向前推进。

 

活态化保护,系统性治理,啃下一个个硬骨头,换来了苏州水生态的不断转好,也为东方水城赢得了诸多荣誉——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苏州积蓄起的不仅仅是厚重的生态底蕴,还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风景。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在保持经济社会快速腾飞的同时,苏州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中,让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不断打通生态保护的堵点痛点,倾心守护好诗意栖居的鱼米之乡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全面小康之路上,苏州以高度的生态自觉,坚定守卫生态底色,让这块醇正江南的土地留住记忆中的乡愁。

 

畅享美美与共的文化江南

 

如果说高端制造是苏州的最硬内核,那么江南文化就是苏州的最亮名片

 

紧邻太湖的开弦弓村,清澈的小清河穿村而过,因形状似一张拉开弦的弓而得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这里进行26次深入调研,写下《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等著作。新时代的江村,积极践行志在富民理念,打造乡村振兴的江村品牌,展现出美丽江村独有的文化魅力。

 

平江路上,不时可见评弹小舞台,花不多的钱,便可以小坐欣赏乡土演员的吴侬软语,盛小云、吴伟东这样的名家名角也时常登台献艺,和观众近距离交流,古音新韵,令人陶醉。昆曲、评弹、苏剧,是最能体现苏州江南文化的三朵金花。近几年逐渐崭露头角的苏州交响乐团、苏州芭蕾舞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被称作苏州的新三朵金花。新老三朵花,朵朵吐芳华,共同展现出苏州文化艺术服务全面小康生活的姹紫嫣红。

 

站在东太湖岸头远望,苏州湾文化中心如水波灵动的丝绸双飘带,轻盈飞舞,恣意绽放;步入大剧院内,钢结构的竹林与地板上独特的镶嵌,使人仿佛漫步于苏州古城区的青石板路、弹格路……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苏州始终坚持传承江南文脉,打造现代文化高地,为未来发展厚植文化沃土。

 

文化惠民,文明铸魂。文明实践具有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优势。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爱军说。苏州大力建设城乡“10分钟文化圈,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在城市阅读指数排行榜上,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地级市阅读指数第一。2020年,苏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五连冠,全市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

江南之美,美在秀丽富庶而充满灵性的土地,美在积淀深厚的人文历史,更美在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

 

太湖之畔的苏绣小镇——镇湖,在针尖上做起了大产业。两万多人的小镇里,坐落着四百余绣庄,专(兼)职刺绣从业人员超8000人。时逢建党百年华诞,手艺高超的绣娘、绣郎们坐在绣架前,轻挑慢捻间,千针万丝里,精心创作着一幅幅党史题材的精美绣品,以表达对党的深情厚意,对幸福生活的感恩感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感叹说:我们这代人见证了家乡的腾飞和时代的巨变,我心心念念地想着,一定要在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用自己的绣花针,创作一幅苏绣精品,以表达我们新时代苏绣工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热爱。

 

穹隆山下的舟山村,被誉为中国核雕村,是全国80%核雕产品的产出地。全村180多户居民几乎家家从事核雕手工艺,核雕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带动相关产业从业人员1000余人,一条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链日渐成熟。回忆起舟山核雕的盛衰沉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周建明说:以前做核雕只能勉强糊口,这些年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非遗保护和传承,核雕市场越来越红火,这小核雕现在可是我们全村的致富大产业!

 

以苏绣、核雕等极富特色的产业为代表的苏工苏作,通过丰富演绎,让传统非遗更好地讲好今天的江南故事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畅享新时代文化发展的丰硕成果,苏州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编织出一幅五彩斑斓的江南文化盛景,彰显最美窗口的人文意象和城市魅力。

 

凝聚奋进争先的万千力量

 

凝聚力量,必有其。在苏州,从经济发展到民生保障,从城市治理到乡村振兴,党组织的力量总是体现在发展最关键、最困难的时刻,党员干部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离群众最近、企业最需要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苏州的乡镇干部从上海请来星期天工程师,摆渡船靠不上岸,就把人背上岸,千方百计发展乡镇工业。乡镇企业干部为了开拓市场,以走千山万水、访千家万户、道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四千四万精神,推动当地走上发展快速路。

 

张家港老书记秦振华带领港城人民团结拼搏,把昔日穷沙洲建设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蒋巷村老书记常德盛,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奋战数十年,把贫困乡村打造成幸福乐园;永联村老书记吴栋材几十年如一日,带领村民艰苦创业,把落后的江边荒村变成了一方乐土……这样的故事,在苏州各地不断涌现。

 

进入新时代,苏州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在主动融入服务中展现大手笔、下好先手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苏州以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筑起一道钢铁防线,牢牢守好共同生活的家园。在复工复产阶段,苏州在全国率先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全力支持和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娄葑街道,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挖起第一锹土的地方。由于交付使用时间较早,辖区不少小区存在不同程度的脏、乱、差、破、旧、险、缺等问题,居民要求改造的呼声不断。回应百姓需求,街道党委完善落实民情收集、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宣传发动和长效管理五项机制,构建街道领导小组——现场指挥部——行动支部——专项党小组——党员先锋岗五级工作网络,让一批老旧小区变身幸福样板

 

商圈需求在哪里,党组织服务就到哪里。坐落于金鸡湖畔的苏州中心,是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商业综合体之一,也是商圈党建新模式的探索地、示范地。苏州中心商圈党委深入调研商圈需求,架起连接党组织与企业、商户、群众的服务桥。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不少门店出现人手紧张的问题,立刻联系园区有关部门筹备专场招聘会,解了燃眉之急。


党建之于企业,如同水之于混凝土。亨通集团党委书记崔根良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党建在企业里就像混凝土中的水,做细了是凝聚力、做实了是竞争力、做强了是影响力。基于这样的理念,苏州的民营企业群体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生动局面已经形成,一股股红色力量在民企创新发展中萌发涌动。

 

发展的航船抵达全面小康社会的彼岸,关键是靠中国共产党引领航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矢志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苏州改革发展才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一步一步走好走高,让全面小康的蓝图,一程一程化为美好现实。

 

征程正未有穷期。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新使命。今日苏州,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发展超越的机遇前所未有,再创奇迹的前景闪亮恢弘。苏州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本文来源:求是网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06/16/c_1127561274.htm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0 Hengtong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062757号-4

隐私声明 法律声明